← 返回主页

// 评分细则 SCORING SYSTEM //

评分机制总则

  1. 评分主体:
    • 评委(权重60%)
    • 现场/在线(有的话)观众(权重40%)
  2. 结果类型:
    • 团体胜负(综合评委分+观众票)
    • 最佳辩手(评委提名+观众票决)
  3. 评分流程:
    1. 评委独立填写评分表(含团体分+个人分)
    2. 主席汇总:计算每位评委给出的团体分差个人最高分
    3. 胜负判定:按多数评委支持的队伍确定胜方
    4. 最佳辩手:按多数评委给出的最高分辩手综合观众投票确定

一、团体表现评分(70分)

评分维度 评分标准 满分 正方得分 反方得分
1. 论证质量
(25分)
  • 立论框架完整性、逻辑严谨性
  • 核心论点清晰度与深度
  • 论据(事例/数据/理论)的相关性、权威性、充分性
  • 价值升华的合理性
25
2. 反驳质效
(25分)
  • 质询环节的针对性、杀伤力(是否有效暴露漏洞)
  • 自由辩论中的即时反驳能力
  • 对对方核心论点的拆解深度
  • 防守应对的有效性、灵活性
25
3. 团队协作
(20分)
  • 环节间逻辑衔接(立论→质询→自由辩→总结)
  • 自由辩论中战术配合、发言分配合理性
  • 是否存在矛盾或自我反驳
  • 整体策略的一致性
20
团体总分 70

二、个人表现评分(30分)

评分说明:根据辩位职责差异化评分,每位辩手满分30分

辩手 评分维度与标准 满分 得分
正方一辩
  • 立论陈词:结构清晰/论证扎实/表达流畅(15分)
  • 质询回答:简洁准确/无回避漏洞(10分)
  • 自由辩论贡献度(5分)
30
正方二辩
  • 质询设计:逻辑缜密/攻击性强(10分)
  • 自由辩论:核心输出/反驳精准/推进论点(15分)
  • 团队协作(5分)
30
正方三辩
  • 自由辩论:关键战场把控/补位能力(10分)
  • 总结陈词:梳理全局/强化优势/升华价值(15分)
  • 反驳漏洞能力(5分)
30
反方一辩
  • 立论陈词:结构清晰/论证扎实/针对性预判(15分)
  • 质询回答:简洁准确/无回避漏洞(10分)
  • 自由辩论贡献度(5分)
30
反方二辩
  • 质询设计:逻辑缜密/攻击性强(10分)
  • 自由辩论:核心输出/反驳精准/推进论点(15分)
  • 团队协作(5分)
30
反方三辩
  • 自由辩论:关键战场把控/补位能力(10分)
  • 总结陈词:梳理全局/强化优势/升华价值(15分)
  • 反驳漏洞能力(5分)
30

三、关键扣分项(直接于总分中扣除)

注:由主席记录,评委确认后执行

违规行为 扣分 执行方
发言超时(>10秒) -1分/次 主席
质询环节回答方回避问题 -2分/次 评委
总结陈词引入全新论点 -3分/次 评委
自由辩论抢答/干扰对方 -1分/次 主席

计分与结果判定流程

团体胜负判定
评分主体 计分方式 权重 满分
专业评委 按原标准评分([团体总分70分] × 换算系数 0.857 → 折合为60分) 60% 60分
观众投票 观众投支持立场(正方/反方),按票数比例折合:
(本方得票 / 总有效票) × 40分
40% 40分
团体总分 评委折合分 + 观众折合分 100% 100分
示例:
  • 评委给正方团体分:50/70 → 折合:50 × 0.857 ≈ 42.9分
  • 观众投票:正方120票,反方80票,总票200 → 正方观众分:(120/200)×40=24分
  • 正方总分:42.9 + 24 = 66.9分胜出
最佳辩手评选
  1. 个人分数: 根据个人分数,得分最高的两位选手获得提名。
  2. 观众投票: 观众在被提名的2人中投票选出最佳辩手。
  3. 平票处理: 若观众投票平票,优先选择评委评分更高的辩手。